生化曝氣池及二沉池的運行與管理
(一)傳統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運行管理1、 經常檢查與調整曝氣池配水系統和回流污泥的分配系統,確保進行各系列或各池之間的污水和污泥均勻。2、 經常觀測曝氣池混合液的靜沉速度、SV及SVI,若活性污泥發(fā)生污泥膨脹,判斷是存在下列原因:入流污水有機質太少,曝氣池內F/M負荷太低,入流污水氮磷營養(yǎng)不足,PH值偏低不利于菌膠團細菌生長;混合液DO偏低;污水水溫偏高等。并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控制污泥膨脹。
3、 經常觀測曝氣池的泡沫發(fā)生狀況,判斷泡沫異常增多原因,并及時采取處理措施。4、 及時清除曝氣池邊角外飄浮的部分浮渣。5、 定期檢查空氣擴散器的充氧效率,判斷空氣擴散器是否堵塞,并及時清洗。6、 注意觀察曝氣池液面翻騰狀況,檢查是否有空氣擴散器堵塞或脫落情況,并及時更換。7、 每班測定曝氣池混合液的DO,并及時調節(jié)曝氣系統的充氧量,或設置空氣供應量自動調節(jié)系統。8、 注意曝氣池護欄的損壞情況并及時更換或修復。9、 當地下水位較高,或曝氣池或二沉池放空,應注意先降水再放空,以免漂池。10、經常檢查并調整二沉池的配水設施,使進入各池的混合液均勻。11、經常檢查并調整出水堰板的平整度,防止出水不均和短流,及時清除掛在出水堰板的浮渣。12、及時檢查浮渣斗排渣情況并經常用水沖洗浮渣斗。13、及時清除出水槽上生物膜。14、經常檢測出水是否帶走微小污泥絮粒,造成污泥異常流失。判斷污泥異常流失是否有以下原因:污泥負荷偏低且曝氣過度,入流污水中有毒物濃度突然升高細菌中毒,污泥活性降低而解絮,并采取針對措施及時解決。15、經常觀察二沉池液面,看是否有污上浮現象。若局部污泥大塊上浮且污泥發(fā)黑帶臭味,則二沉池存在死區(qū);若許多污泥塊狀上浮又不同上述情況,則為曝氣池混合液DO偏低,二沉池中污泥反硝化。應及時采取針對措施避免影響出水水質。16、一般每年應將二沉池放空檢修一次,檢查水下設備、管道、池底與設備的配合等是否出現異常,并及時修復。17、做好分析測量與記錄每班應測試項目:曝氣混合液的SV及DO(有條件時每小時一次或在線檢測DO)。每日應測定項目:進出污水流量Q,曝氣量或曝氣機運行臺數與狀況,回流污泥量,排放污泥量;進出水水質指標:CODcr、DOD5、SS、pH值;污水水溫;活性污泥生物相。每日或每周應計算確定的指標:污泥負荷F/M,污泥回流比R,二涫池的表面水力負荷和固體負荷,水力停留時間和污泥停留時間。3.4消毒系統的運行與管理1、紫外線消毒系統可由若干個獨立的自外燈模塊組成,且水流靠重力流動,不需要泵、管道以及閥門。2、燈管布置要求燈管排列方向與水流方向一致呈水平排列,且保證所有燈管互相平行和間距一致,燈管軸向與水流方向垂直的布局不予采用。3、所有燈管和燈管電極應保證完全浸沒在污水中,正負兩極應由污水自然冷卻以保證在同溫下工作。4、處理過程中絕對保證使操作人員與紫外線輻射保持有效隔離。5、紫外線消毒技術的燈管設備、外罩密封石英套管等核心技術得到了不斷的完善,紫外線消毒設備運行維護簡單。紫外線消毒燈管能連續(xù)工作幾個月(5個月)還不會發(fā)生生物淤積、結垢和固體沉積等現象,減輕了設備維護的負擔。6、只有波長在253nm一260nm范圍內的紫外線才具有強的消毒作用,而其它波段的紫外線不具有有效的消毒作用,因此,對制造燈管設備的技術要求很高。7、紫外線消毒效果與UV一C的劑量成正比關系,劑量太低對微生物的消毒效果較差,且還有修復現象(光修復和暗修復),但是如果紫外線的劑量太大就會造成浪費。因此,合理控制紫外線的劑量十分重要。當遇到水質污染臨時加重時,可以降低流量、延長紫外線照射時間的方法提高消毒效果,反之亦然。8、水體中的生物群、礦物質、懸浮物等容易積聚在燈套管表面,影響紫外光的透出而影響UV-C的消毒效果。因此,需要設計特殊的附加機械設備來定期清洗燈套管。9、水的色度、濁度和有機物、鐵等雜質都會吸收紫外線而降低紫外線的透過強度,從而影響紫外線的消毒效果。因此,在污水進入紫外消毒器以前需要有其它預處理設備,以此提高紫外線消毒器的消毒效果。3.5流量計量裝置的運行管理現在污水處理廠常用的污水水量計量裝置分為兩類。一類是明渠式的計量設備,如巴氏計量槽、薄壁堰;另一類是管道式計量設備,如超聲波流量計、電磁流量計等。
下一篇:醫(yī)院污水的消毒處理方法
上一篇:不同水質的差異化處理工藝
熱門文章
- “幫助別人,充實自己”- 螢火蟲義工王建紅
- 春風吹醒萬物生,江海植樹添新綠
- 株洲江海集團齊享春季美景
- 張光祿蒞臨我司調研指導 “新三板”掛牌上市工作
- 世界地球日,江海綠色每一天
- 江海環(huán)保轉型升級—領銜新使命 發(fā)力新三版